甲辰立冬后二日,依然秋色清嘉,物情潇洒,百般景物堪图画。范扬携弟子七人,锡邑文学、诗词、书画界人士,会于江南兰苑。江南兰苑坐落于鼋头渚风景区内。鼋头渚,太湖景观之最胜处,昔贤有言“太湖佳绝处,毕竟在鼋头”。江南兰苑主厅室“兰居”,坐北朝南,眼前假山瀑布、涧流茅亭掩映在茂林修竹中。几上案头皆置各色兰花名品,壁间悬挂诸家咏兰书画手迹。在这艺兰赏兰至高至美之境中,室内群贤毕至,窗外风和日丽,芳兰和翰墨共香,鸣鸟和清涧同幽。范扬不仅和弟子共同创作六尺大画《太湖蠡园西施岛》和长卷《太湖雅集》,而且兴致盎然独作小品若干。大家诗文唱和,书画遣兴,赏兰、谈艺,仰观俯察中,感天地之廖廓、叹生命之倏忽。山静、兰香、亭幽、竹清,临此境也,则神与物游,意随境迁,胸中尘遗涤尽,如入上境仙廊。座中有客即兴赋诗:兰苑冬初引客觞,鼋头辉映五湖光。画师尽慕江东范,风正艺幡当独扬。30年前,范扬先生用青绿手法所画之太湖邮票画稿,春、夏、秋、冬加小型张《包孕吴越》共六枚。画面上,朱砂赭石间于淡墨笔之间,彩墨交融,浑然有致。30年后,范扬先生“故地重画”,感慨系之,叹日:当年是使命在身“命题作画”,宜“雅俗共赏”,故画面“平伏”。今天是独抒性灵,澄怀观道,故笔墨恣肆、浑厚华滋。范扬先生说,我为山川写照,亦是我心写照。咏东坡之诗章,追霞客之履踪。鼋头渚上,极目远眺,水天一色。范扬先生倡议日:浙中有兰亭,吴地有兰苑。昔有兰亭雅集,今当有太湖雅集。太湖之美,非止于山水,文化渊薮,文人骚客,多聚会于此,吟风弄月,留下佳篇。想当年,苏轼泛舟,唐寅挥毫,墨香犹存。太湖雅集,当既承先贤之古风雅意,更须标榜当代之新风朝气。历代艺术家特别是绘画家有很多以太湖为母题的经典,倪云林的折带皴、一河两岸图式是受太湖影响,后来的王蒙、唐伯虎、文征明,近现代的钱松岩、周怀民、诸健秋等。太湖山水,包孕吴越,雄风浩荡,历代名家画太湖,传历史之通道,令艺术沉雄而不漂浮。今之画者,亦当以时代之笔墨,令后人知当今之方位。江山代有才人出,谁云晋元无后人。新时代的太湖雅集,要广纳天下文人雅士,含咀菁华,汇萃佳作,尽情书写无锡的生态之美、人文之美、历史之美。太湖雅集者,即为在最美太湖山水间做最精彩艺术文章也,留下无数名垂千古的名篇佳作也,用艺术向世界讲好无锡故事也。山水秀美,乃造化之杰作!人物风流,亦山水之神力!今于太湖佳绝之地,行艺坛风雅之盛事。以国际通行艺术语言,塑“太湖”之鲜明文化标识,承古开新,融通中外,在互联互通时代,与不同种族人群,无障碍沟通,无距离审美,世界格局中之无锡,流布将更为广远也。(晏知斋 杨建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