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岁女飞行员,被派往西北执行任务,摄影师给她拍照说:是遗照
1964年,28岁女飞行员,被上级派往西北执行一项重要绝密任务,上飞机前摄影师准备给她拍张照。她捋捋头发疑惑:咋还拍照?摄影师小声回:“是遗照。”张连芳出生在东北的一个普通家庭。高中时,空军来张连芳所在的学校招收飞行员,从小就向往天空的她便想去试试。经过严苛的选拔,张连芳进入江苏徐州空军航空预备学校学习。她立志:“一定要让我们国家富强起来,不再受人家欺负。”1959年张连芳从航空学校毕业,成了一名领航员。因为她在部队的表现优异,1964年国家选中了她执行一项神秘任务。那时候,28岁的女飞行员张连芳,因她卓越的飞行技巧和丰富的飞行经验,被上级领导选中执行一项至关重要的绝密任务。面对这样一项充满未知与危险的任务,张连芳没有丝毫退缩。领导特意强调任务的重要性和可能会带来的生命危险,她听后只是坚定地点头,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。临行前,张连芳拍了遗照,做好牺牲的准备。在自己的战备包里,装上了换用的衣物,还有最爱的小说《安娜卡列尼娜》。随后,张连芳与她的男友,也是一名飞行员,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告别。他们相互凝视着对方,眼中充满了深情与不舍。然而,由于任务的保密性,她无法向他透露任何细节。男友明白她的难处,默默地握住了她的手,给予她力量和勇气。随后,张连芳提着包,登上了前往西北基地。那里的条件远比她想象中更为艰苦。昼夜温差极大,让她难以适应,井水苦涩难咽,做出的饭菜都带着一股咸味。洗脸时,刺骨的冷水让她感到阵阵疼痛。然而,这些困难并没有击垮她,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。在基地,张连芳是唯一的女性。为了安全起见,她不得不与男飞行员们同住一个帐篷,中间仅用一道帘子隔开。她对生活也从未抱怨过一句。甚至,当她的临时厕所被风沙吹跑时,她也只是笑着提醒同伴们帮忙找回。终于有一天,张连芳亲眼目睹了正在组装的原子弹和站在旁边的钱学森。那一刻,她才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和使命。她加入了运输队,开始了长达十个月的飞行任务。在这期间,她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坚定的意志,创造了零误差的飞行奇迹。无论是运送物资、科研人员还是仪器设备,她都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任务。当原子弹爆炸的前一天,张连芳接到了新的任务:飞到空中收集各项数据,为次日的爆炸做好准备。她毫不犹豫地升空,认真地完成了数据的收集工作。当那朵壮观的蘑菇云翻滚着涌上天空时,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,成功的喜悦让她激动不已。然而,任务并没有就此结束。爆炸成功后不久,张连芳和机组成员又接到了新的指令:飞入蘑菇云残骸中收集放射性微粒。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,因为附近的辐射非常严重。但张连芳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,她深知这项任务的重要性。于是,她毅然决然地登上了飞机朝着那个美丽而致命的蘑菇云飞去。当飞机冲到蘑菇云旁边时巨大的冲击波震得飞机上窜下跳,但张连芳紧紧握住操纵杆稳稳地驾驶着飞机。她感到自己的脸部像被火烧烤着一样灼热滚烫,但她咬紧牙关迅速测算出所需的数据。为了确保任务的精准性,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:直接穿过蘑菇云的中间以确保取样的准确。这个决定无疑增加了任务的危险性,但她毫不畏惧成功地完成了任务。之后张连芳被检测出受到了严重的核污染。辐射的后果很快显现出来她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掉落,身体也出现了各种不适。然而她并没有放弃治疗,每天按时服用医生开出的药物,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全力以赴地恢复体能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。1965年张连芳与男友修成正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。虽然历经了两次流产的痛苦,但她并没有放弃。终于在第三次怀孕时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。三年后又迎来了第二个女儿的诞生,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生活幸福美满。尽管生活温馨安逸,但张连芳并没有停下飞翔的脚步。她继续参加多次军事运输和抢险救灾任务表现出色。在大兴安岭灭火任务中她连续执行了三个月的飞行任务。在四川某地瓦斯爆炸事故中她连夜从上海,将专家和医护人员送往南充机场为救援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。1990年张连芳光荣退休,但她的事迹才被公之于众。2024年《吾家吾国》节目组专访张连芳,面对主持人的关切询问问她,如何看待自己曾经的牺牲和付出。88岁的张连芳笑谈:“当时,我只知道试验成功,国家强大了,根本没想自己都快死了。”“真金不怕火炼,我死了,还会有战友替我冲上去!”张连芳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和奉献精神。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,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张连芳是真正的巾帼英雄,致敬最可爱的人!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